我们在和孩子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过,你的孩子特别喜欢参与你的工作?你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时,他会跟在后面帮你拿这拿那,也许他做的并不恰当,但是有那么一个阶段,他非常乐于跟在你屁股后面添乱?那么亲爱的朋友,你认为,我们提供给孩子的玩具,是模拟物品好呢,还是真正的物品好?我的答案是:真正的用品更有意义!成年人总是禁止儿童触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用具,他们只是给儿童提供玩具,希望通过这些替代品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但是他们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是儿童内心需求的自我满足,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做家务也是一种游戏。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都充满着热情,让孩子处在一个自己能够掌控,独立做事的环境里就是给了孩子完成自己既定目标的自由,在工作中孩子可以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好它。
我举两个例子。例一:我家大宝六、七岁时,看央视播放的《天线宝宝》,这个动画系列中,每天都有幼儿随同大人一起做真正的事情的短片在某个天线宝宝的肚子上放映。当时大宝看得如痴如醉,很是羡慕。后来我警觉他是希望参与大人的事务的,所以单独买了蛋糕机,教会他使用以后,请他在周末专门做给我们吃。尽管孩子搞的到处都是蛋糊,但是他那种有成就的感觉,那种自己能做成一件事的表情,真是让大人开心呢。例二:还是我家的例子。有了带大宝的经验,小宝自小,我就教他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岁多的时候,就知道尿尿要找盆。现在两周岁了,每天自己收拾玩具,衣服晾干了自己叠好放起来,吃饭时自己拿着小碗叫姥姥盛饭,自己端着碗,喂自己吃。大人扫地他会拿扫把,每天早晨把姥姥、姥爷的尿盆倒了再洗一洗。很多时候,不是大人要求他去做的,而是他看到爸爸妈妈做,他也学着做,然后大人鼓励一下,帮助他一下,慢慢他就能做得很好了。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亲子关系之中,是处于与孩子的亲密与融洽的关系,孩子是通过母亲来到这个世界,但并不是为你来的,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注定了他是独立的,父母的存在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所想要成为的那样一个人。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更重视学业的倾向,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而美国的家庭则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任务。
综上所述,0-3岁亲子游戏的意义有四:1、积累了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2、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有助于社会性关系的发展;3、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个性的完善和发展。4、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这就使得儿童的身心获得良性发展,这样的孩子不仅得心理疾病的概率十分小,他的能力也在逐步积累中,可以说,他的发展不可限量。
![]() |
![]() |
![]() |
![]() |
![]() |